广州市维来广告有限公司
一位科技设计师在便利商店的发现——反思“使用经验设计
2012.11.26  已阅读2065次

近来科技业宣布裁员、放无薪假的消息不断,但是附近巷口的便利商店却越开越大,这现象真是让人摸不着头绪。直到昨天,从便利商店里买完热咖啡跟饭,撑着伞走出店门口的那一刻,我才恍然大悟这是怎么一回事。且听我从设计师的观点,娓娓道来这有趣的发现:
 
    首先,绕远一点,从科技业开始讲。最近几年科技业很流行喊口号,什么“User experience 使用经验”、“云端”、“App”,讲到这些潮流术语,科技业内的经理们,大多都可以跟你随口聊上十来分钟甚至半个小时。尤其以我熟悉的使用经验设计,最近更是被吹捧上了天。老板对内会要求员工,使用经验要去学学Apple;对外碰到媒体,则会大力吹捧公司如何重视用户体验,自家产品设计得多么简单好用。
 
    然而,简单归纳一下我听过的UX使用经验口号,不外乎以下几种:
 
    把UX用作一种专业词汇:我们很重视使用者经验,不是UI,是UX。
 
    把UX变成一项产品规格:我们想要一种很创新,很流畅,像iPhone一样的使用经验。
 
    把UX变成一种问题的修饰方法:我们希望透过使用经验设计,在不改变功能架构的前提下,加上一些图片跟说明,让产品变得比较直觉好用。
 
    把UX变成一句壮胆的口号:我们要追求极致的使用体验,使用经验万岁!
 
    不过喊归喊,做归做。喊得很大声,但是真正做得出来的没几个。反观科技业以外的各行各业,也有很多人在做使用经验,只是他们不把这叫做UX,而是其他像是“客户满意度”之类的通俗用语。相较于说法用词,他们更在乎怎样让客户开心,怎样增加回客率,以及怎样藉此赚到更多的钱。
 
    也因此,当不少科技业还在为下个月怎么追料、怎么清库存伤脑筋时,便利商店的商品企划课,早就在冬天试吃冰棒,在夏天狂嗑火锅食补,提早为了开发两个季度后的商机而努力。在这些民生产业里,没有使用经验相关的专有名词跟话术,相反地,你会听到另一种全然不同的描述:
 
    把UX当做是一种生活必需品:下雨天的时候,客人买伞的机率会大增,而且大多会立刻使用。所以我们一看到变天,就会把伞架往前放,而且结帐时会主动询问客人是否要把包装拆掉。
 
    把UX当做是一件因人而异的实务:在微波加热之前,我们会先问客人在店里吃还是外带。如果是外带,天气又冷,我们会多加热个几秒钟,尽量让客人吃到的时候还有足够的热度。
 
    读到这里,你发现科技业与便利商店,喊口号跟做实事的差别了吗? 喊口号的人以自我为中心,一开口就说“我重视、我希望、我想要”,出发点都是自己,而不是使用者。另外,喊出来的口号里也充斥了很多形容词,像是“创新、直觉、好用”,但是具体上要怎么做,却没有人真的知道。
 
    反过来,做实事的人,关心的是“客户、环境、需求”,他们会观察客户是谁,处在怎样的情境下,需要些什么东西。了解之后就采取立即弹性的行动,像是“把伞架往前放、主动询问、多加热个几秒钟”。这些不需要什么高深的设计流程、研究方法,只要用心去做,就会立刻看到结果。
 
    回头看看手上的热咖啡,贴心的店员怕下雨天携带不方便,还特别多套了个袋子,再把饭放在上面保温。就在这一刻我恍然大悟了:
 
    喊口号,不如做实事。吃完饭,就快去做事吧。